近年来,国产卤味市场风云变幻。一向最为高大上的周黑鸭好像着了魔,被众人关切地嘘寒问暖;而存在感始终不强的煌上煌近来扩张神速,开始走入投资者的眼界;除了最为稳健的绝味始终位居卤味龙头,周黑鸭到底哪儿出了毛病,煌上煌又吃了什么大力丸?其实,从最简单的几个财务指标,就能管窥奥妙。
接下来,让我们抛开众说纷纭的观点,解剖白纸黑字的财务报表,拎出几个小小的数据,为卤味公司做一场“体检”。体检者,简单,轻快,虽然光靠体检治不了病,提醒您哪儿出了问题,催您速去就医,还是不在话下呀。
身高-营收规模
主营业务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,可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确定。
我们说“大企业”“小企业”,最常见的判断标准就是营收规模,一家年营收数百亿元的企业,大多是跨越多个地区的巨无霸。营收规模是企业的身高,足够大,才能脱颖而出,成为“龙头”。
但从营收规模来看,绝味是毫无争议的卤味龙头。近年增长迅猛、话题颇多的煌上煌,其实际体量离绝味和周黑鸭差距还较大,是个长得快的孩子,尚无与两位老大哥“比个头”的资本。
从“长身体”的速度来看,最值得担忧的是老二哥周黑鸭,连年增速下滑,2018年和2019年持续出现了负增长,身体佝偻,颇显老态。背后也有原因:周黑鸭坚持直营模式,门店增长缓慢,在原有门店租金日趋增长后,本来就慢的扩张活动愈发显得捉襟见肘。
肌肉含量-利润
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有一定关系:身材高大的人,肌肉才有更大的生长空间。我们看一个人的强度,不能光看是否高大,还要看是否“壮实”。利润的规模,就是企业展示实力、增强自信、团结内部、影响外部、发展自身最好的保证,就像肌肉,带动身体在前进。
肌肉方面,个头上一直被绝味压一头的“二哥”周黑鸭反而在2018年前都是最“壮”的。究其就里,周黑鸭坚持直营模式是为了保障品质,走高端路线维持利润规模,也确实一度相当成功。但世上哪有永恒的高端?消费者口味逐渐变化后,老“高端”使不上劲儿,也就是时间问题。
上涨的不只是房租,还有原材料成本。自营模式会使各种成本都涨到自己头上,而坚持自营模式的周黑鸭必然由此担负过多的风险。一方面成本增长快,一方面营收增长又慢,曾经又高又壮的二哥周黑鸭,“增肌”速度也就被陈旧的锻炼方式拖累了。
骨密度-毛利率、净利率
毛利润和净利润是个一脉相承的概念,可简单理解如下:
毛利润:营业收入-营业支出;
利润总额:营业利润+营业外净收支(有可能是负的);
净利润:利润总额-所得税费用。
企业要交税,这就造成了净利润通常比毛利润少。盈利是企业生存的本来目的,是最根本也最“硬”的存在,好比人类的骨头:人类没有骨头就不成人形,企业没有利润,也就不是企业而是其他机构了。
因此,我们将利润率视为企业的“骨密度”,骨头硬不硬,要看利润率高不高。
数据来源:公司公告
曾经最壮的周黑鸭,其骨头也是最硬的。一来由于聚焦中高端场景,产品定价高;二来没有经销商赚差价,以最终售价计算收入,周黑鸭的毛利率、净利率一直颇高,在2018年之前都令绝味和煌上煌羡慕不已。But,骨头这种东西,一旦打折了就会变得脆弱。2018年起,由于成本增长,周黑鸭净利率被大哥绝味超过,而在2019年也一路向下,已经要被经营模式最杂的煌上煌赶超。
血液粘稠度-期间费用
期间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,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。比如不能针对具体对象的,面对企业整体进行的销售、管理、研发、财务等费用,通常为支出而非收益。
我们可以将“成本”理解为“刚性费用”,比如你卖的鸭肉制品里不能不含鸭子;而“费用”则是“不必要的成本”,比如虽然做广告可以吸引客户,但就算不做广告也不会完全没有用户上门。
没有费用,企业的运作会举步维艰,由于周黑鸭将直营模式下的门店租金和员工薪酬计入销售费用,其销售费用一直以来也显著过高;而多用加盟的绝味和煌上煌,销售费用则主要来自广告和运输,相比周黑鸭乍看就低得多。但销售费用的差别主要由于经营模式区别,不能因此就说周黑鸭“血液太黏”。
而管理费用就是另一回事儿了。我们能看到“小老弟”煌上煌的管理费用比大哥、二哥明显高上一截,主要由于上市后煌上煌一直在股权激励上支出较多。看来,比起两位大哥,煌上煌的血反而显得黏了点儿,其期间费用尤其管理费用还有些优化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