涨价是一门学问,也是一门艺术。要是涨不好,还真不如不涨。
看看最近那些涨价的操作,海底捞、西贝这两个餐饮大佬,涨价没玩好,都被迫向舆论低头了。海底捞甚至还干起了快餐,准备开拓第二曲线。好像最近只要是商家涨价,消费者都会说一句不行。做生意的,得罪谁都不敢得罪消费者啊,毕竟顾客就是上帝,上帝不让你涨价,你就是不能涨。
把消费者当智障的内增高杯子
前段儿时间,有消费者爆料,在武汉一家网红奶茶店消费,结果有一种被坑的感觉。
这个爆料的哥们,买了奶茶之后,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。吸管明明比杯子还要短不少,可是却能插到底儿,难道见鬼了不成?
可能是为了看看这奶茶杯子,究竟藏着什么玄机,这哥们把杯子拆了。结果发现,还真有机关,这杯子底部,有一大截是空的,就好像穿了“内增高”一样。
看着挺大的一个杯子,实际的空间没多大,这不是骗人么?可是店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,人家说这杯子就是这么设计的,是为了防止顾客拿杯子的时候烫到。而且奶茶的容量,是有标准的600毫升。
这个解释,表面看上去,似乎合情合理,但你是把消费者当智障了么?这里面明明有两个问题。
首先这个防烫的设计,不太合理。正常人拿着奶茶杯子的姿势,都是拿杯身,没看到过有人托着杯子底儿的。
所以真想设计防烫的话,为啥不多加一个厚点儿的杯套?这么设计,是不是就想让消费者觉得杯子大,有一种量大的错觉,这算不算一种欺骗?
第二个问题是,如果奶茶真的有店家说的600毫升,那也勉强能接受。但事实真是这样么?有人买了大小杯奶茶,做了个实际的对比,发现大杯的把底下空的部分拆掉,剩下的就看不出啥区别了。然而价格上,小杯21块,大杯26块,足足贵了5块。这算不算是一种变相的涨价?
这件事,也没有引起网上的热议。但是这种涨价骚操作,恐怕消费者很难接受。毕竟这种近似于被欺骗的感觉,心理上肯定还是挺不爽的。
消费者的诉求,其实很简单
其实说到底,消费者也不是不讲道理。物价上涨,生意难做。合理的价格上涨,大家都能接受。
抵制海底捞的涨价,是因为涨的太狠。一片土豆1.5元,涨价到这么夸张的程度,消费者当然难以接受。
抵制丰巢的涨价,不是因为超时要收费。都2020年了,还有多少人会为了5毛钱计较啊。消费者不爽的是,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快递被放在了丰巢,然后自己还要付钱。
设计“镂空”杯子这种事,更是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,当然心情不美丽。
消费者不接受的,从来就不是涨价本身,涨价后的煎饼照样吃,涨价后的理发店照样去。真正不接受的,是你把我当成智障一样的涨价套路。
这个时代,做生意都不容易。但是真正比拼的不是谁的涨价套路更深,而是谁的涨价姿势更体面。